眼見「CECA(洗腳)」爭議一發不可收拾,馬英九總統親上火線解釋,表示不可能一次到位,還為「洗腳協定」正名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但馬英九還是沒有公佈這個協議的內容,更有趣的,是必須簽這個協議的理由,證明馬英九「外交休兵」政策全面破功!
這兩個星期會出現對CECA的巨大爭議,馬政府是始作俑者!先有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表示簽訂CECA是既定方向。面對有關CECA定位的問題,又出現經濟部與陸委會互打嘴巴的狀況。陸委會認為這個協議不需經過立法院,比照陳雲林來台的四項協議,由海基會出面簽訂即可。可是經濟部長表示CECA就是FTA。如果根據WTO所允許的FTA框架,出面簽署的就會是經濟部長或貿易談判代表,而這個協議需要立法院通過。馬政府在2月21日召開的經濟會議,更表示CECA要在三個月內有結果。混亂訊號充斥下,馬政府又不公布這個在三個月內簽署CECA的具體內容為何,才導致國內輿論大嘩與在野黨的抨擊。但馬英九昨日的說明,還是沒有提到CECA的內容,說了等於白說。
馬英九要簽CECA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台灣如果不和中國先簽CECA,我們和其他國家,包括東協等,都不可能簽FTA,這在明年東協加一FTA成形後,會導致台灣邊緣化。先不論馬政府認為透過CECA才能與亞洲接軌的邏輯有多荒謬,沒有CECA就無法與其他國家簽FTA本身,就表示馬政府的外交休兵完全破功!因為簽署FTA是每一個WTO會員的權利,台灣無法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唯一理由是中國反對。這表示過去九個月馬政府對中國做的所有讓步與陪笑,依然沒有改變中國對台立場,與主權關係不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更不鬆手。外交休兵根本就是「台休中不休」,把外交自主權拱手讓人。
馬英九的邊緣化指的是在台灣中國被邊緣化,所以想要與中簽CECA,但東協輸中與台灣輸中貨品項目非常不同,台灣與東協存在產業的競爭關係嗎?那台商投資東南亞不是頭殼壞去?由此可見東協加一邊緣化台灣的邏輯,除了證明外交休兵的失敗,還顯示其對產業結構的無知,以及只有中國沒有亞太的狹隘世界觀。馬英九不要再牽拖,趕快拿出CECA內容拿給全民公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