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馬黨政集權,加速中統速度

馬英九幾乎於七月確定兼任國民黨主席。對於馬英九為何自食其言,破壞黨政分立的承諾,包括中國學者在內的觀察家,多歸納為欲主導兩岸互動、佈局後2012權力交班、以及預備兩岸政治協議等三大主因。由於馬已將兩岸關係的主導權讓渡給胡錦濤,不僅未來將加快向中傾斜,包含類似統一議程的兩岸政治協議也可能在2012五月前會出現!

馬上任後的兩岸關係出現暴衝,與國民黨各種力量競向北京示好有關。兩岸交流秩序完全失控,當然也是中共「以胡連公報牽制國民黨、以國民黨制約馬英九」策略結果。但馬兼任主席後,中方即出現「國共論壇」是否會虛級化的質疑。馬違反「不統、不獨、不武」承諾而說出「不排除統一」與江陳會提前舉行,都是意圖平撫北京疑慮的作為。

馬重掌黨機器可確保降低2012提名變數。但最大的問題不是總統,而是副總統人選。以蕭萬長現在的狀況,幾無可能於2012續獲提名,屆時後馬時代的接班鬥爭必隨2011副總統的提名而白熱化。從馬集團現在作法來看,似有意透過接任黨主席以全面收編黨各種勢力,並逼退元老人物以全面換血,在此基礎下建立馬之後一到兩代的接班梯隊,並確立馬未來在黨內至高無上共主地位。

馬接主席也與準備政治協議有關。中共現傾全力挺馬,就是為了2012連任後要全面收割。馬屆時沒有連任為藉口,壓力可想而知,加上胡錦濤要在下台前於台灣問題建立歷史地位的急迫感,馬如連任,2012春簽政治協議勢無可擋。接主席與降服江丙坤,都可能為要在2012前達成共識而先統整接觸管道,以使胡馬協議水到渠成。

馬的政策使一中框架實質化,在面對中共壓力時,都以向中更傾斜獲取處理內部問題空間的方式回應。因此大權在握反會更加速向中傾斜。中方雖不急於2012統一,但在社會、法律等動作頻頻,透過兩岸制度面的「無縫接軌」為政治統一清除障礙。如持續發展,2012政治協議出現統一時程的機會很高。說不定在2017香港特首選舉前,台灣就先選特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