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問中南美又出包!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又兩次放馬總統鴿子,連同六月初的三次爽約,已經是五次失約。馬政府對此表示憤怒,有人建議召回大使,有高層表示要斷絕合作計畫。當馬政府「活路外交」實行一年後,在完全沒有中國因素的介入下,台尼邦交依然出狀況,可見問題在活路外交本身,與兩岸關係無關。
馬政府認為因無須擔心尼加拉瓜轉向,所以可對奧帝嘉採高姿態使其讓步,證明這是「活路外交」的成功。但真正的問題是為何尼加拉瓜明知與中國建交無望下,依然對來訪的台灣總統採取如此漫不經心的態度。馬政府事後種種的補救措施都無法遮掩這個關鍵問題。把事後的擦屁股作為美其名為活路外交的成功,是無法掩飾這個外交政策已經根本失敗的本質。
活路外交之所以失敗的主要理由,是根本不經營雙邊關係,以為只要中國沒作為,台灣的邦交就OK。馬政府上台後,把維繫邦交的任務簡化為兩岸關係,已造成台灣友邦懷疑馬政府有無維繫邦交的誠意。馬英九當選總統後三次出訪都是到中南美,但至今未提出台灣對中南美邦交遠景的互利政策,反而在當地大談兩岸進展的和諧遠景,甚至鼓勵對方與中國發展關係。對於關心雙邊發展前景的邦交國來說,這顯示馬政府根本不將邦交國當一回事。這也是為何去年八月宏都拉斯副總統會質問馬英九如何看待台宏關係,而日前傳出宏都拉斯駐台大使抱怨馬政府國際援助的承諾跳票,此疑慮也存在許多駐台大使心中。
不重視邦交也就罷了,馬政府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將台灣與邦交國的合作計畫污名化為「金錢外交」,意指我國的友邦都是一群只會向台灣伸手要錢的乞丐。對友邦來說,與台灣的邦交不僅看不到馬政府維持邦交的誠意,還屢被羞辱為地痞流氓,怎能期待邦交國重視與台灣的關係呢?奧帝嘉對來訪台灣總統漫不經心的態度,與其說是有意勒索,還不如說是不把台尼邦交當一回事。在明知無法遊走兩岸獲取利益但依然會有如此發展,難道不是一年多來台灣不斷羞辱與消費邦交國所導致的後果嗎?
這牽涉到另一個問題,馬政府以台灣邦交數目未短少證明活路外交的成功。但以台灣邦交數目有無短缺為判斷標準,不啻是另一種的「邦交國數目迷思」。由於馬總統三次出訪中南美,但每次都有出狀況,可見活路外交所導致的問題,是台灣實質外交質量的下降。維持名目上的外交關係,但雙邊互動死氣沈沈,與非邦交國的關係也得不到顯著提升,這樣的外交品質對台灣有何意義呢?
從活路外交的實踐可看出馬政府把邦交國視為乞丐的傲慢心態、兩岸高於外交的錯誤認知、以及以數量決定外交成敗,不重視外交質量的偏狹視野。任何的雙邊關係都需要積極經營,絕不可將邦誼視為理所當然。當兩岸關係和緩,但與中南美的邦交卻警訊叢生,顯示活路外交導致外交崩盤的錯誤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不爽奧蒂嘉?經營雙邊關係才是正道!
報載馬總統訪問中南美時,因尼加拉瓜總統再度失約,連同上個月,一共出現五次同放鴿子的行為,引起國內朝野一片韃伐。執政黨立委建議召回我國大使以抗議,在野黨認為此事顯示外交部控管不嚴,不僅駐尼大使,包括嫻熟中南美事務的外交部長都應為此事負責。不論此事是因奧蒂嘉總統輕視台灣而起,還是我外交部漫不經心所致,都顯示馬總統兩岸高於外交思考的缺陷:維繫邦交不是來自兩岸關係有無改善,本身是否專心經營才是決定性因素。
從馬英九當選總統,宣示兩岸高於外交以及外交休兵後,台灣邦交國一直有個縈繞不去的問題:馬政府如何看待邦交?台灣是否還重視與這些邦交國的情誼?去年八月馬英九第一次訪問中南美時,宏都拉斯副總統就在質問馬英九台灣如何看待台宏關係。日前也傳出宏都拉斯駐台大使公開抱怨馬政府未履行既定的台宏合作承諾。事實上類似宏都拉斯大使的抱怨,也存在不少外國駐台使節間。
在馬英九三次訪問中南美時,沒看到在此重要場合宣示台灣對中南美的雙邊合作政策,與台灣對中南美關係的期待。反而只見馬總統宣傳兩岸關係進展,台灣如何成為美國安心的因素,更有甚者,宣示其外交為「正派外交」,更暗批邦交國是一群只會向台灣需索無度的流氓。對於中南美邦交國來說,在沒看到台灣對邦交發展的期待,還被馬政府清算前朝的政治消費羞辱,對美國的微妙態度也未被馬英九訪問時尊重,這些國家自然不會把與台灣的邦交當一回事。奧蒂嘉事件所顯示的,就是不積極經營關係,導致台灣與中南美邦交出問題的前奏曲。
當有人建議停止台尼合作計劃以報復,更顯示台灣把邦交國當成只會伸手要錢乞丐的偏狹心態。這種驕矜自傲的不健康心理,致使我們無法正常面對建交與斷交。維繫邦交只能來自積極經營,兩岸關係和緩無法取代,更不可能來自對友邦的鄙視。
從馬英九當選總統,宣示兩岸高於外交以及外交休兵後,台灣邦交國一直有個縈繞不去的問題:馬政府如何看待邦交?台灣是否還重視與這些邦交國的情誼?去年八月馬英九第一次訪問中南美時,宏都拉斯副總統就在質問馬英九台灣如何看待台宏關係。日前也傳出宏都拉斯駐台大使公開抱怨馬政府未履行既定的台宏合作承諾。事實上類似宏都拉斯大使的抱怨,也存在不少外國駐台使節間。
在馬英九三次訪問中南美時,沒看到在此重要場合宣示台灣對中南美的雙邊合作政策,與台灣對中南美關係的期待。反而只見馬總統宣傳兩岸關係進展,台灣如何成為美國安心的因素,更有甚者,宣示其外交為「正派外交」,更暗批邦交國是一群只會向台灣需索無度的流氓。對於中南美邦交國來說,在沒看到台灣對邦交發展的期待,還被馬政府清算前朝的政治消費羞辱,對美國的微妙態度也未被馬英九訪問時尊重,這些國家自然不會把與台灣的邦交當一回事。奧蒂嘉事件所顯示的,就是不積極經營關係,導致台灣與中南美邦交出問題的前奏曲。
當有人建議停止台尼合作計劃以報復,更顯示台灣把邦交國當成只會伸手要錢乞丐的偏狹心態。這種驕矜自傲的不健康心理,致使我們無法正常面對建交與斷交。維繫邦交只能來自積極經營,兩岸關係和緩無法取代,更不可能來自對友邦的鄙視。
美日駐軍與那國-可能針對台灣?
近日媒體大幅報導美日有意駐軍與那國島,認為這是針對中國軍力擴張,以及回應島上居民的請求。但進一步分析,駐軍與那國更可能表示美日對台灣未來戰略動向的疑慮,與其說針對中國,不如說是針對台灣!
與那國島的位置在緯度上與花蓮十分接近,天候好時甚至從該島可目視花蓮,其上居民常在假日到花蓮購物,也有子女來花蓮唸書,可說是距離台灣最近的日本領土。因與那國被花蓮屏障,既不面對中國,與菲律賓更有相當距離,但卻要加強軍力,理由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是美日認為台海出現衝突的機會非常高,開戰後中國進出台灣東岸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需要在花蓮東側的與那國強化部署。這意味馬政府有關兩岸緊張降低,台海情勢已穩的主張,美日並不買帳,所以才在花蓮外海積極佈兵以備萬一。
第二,是美日認為馬政府的台灣出現根本的戰略轉向,美日必須對未來與中國發生衝突時台灣可能和中國站同邊,先預作準備。事實上,從去年馬政府表示在釣魚台議題考慮發動對日戰爭,並有意縱容國民黨「聯中制日」的呼聲,國安會更主張放棄制空與制海的消極防禦,以及最近刻意抵制日本代表的作為等,不僅日本懷疑馬政府的戰略動向,美國戰略圈也開始質疑台灣的芬蘭化。在這個思考下,「美日同盟」無法將台灣視為盟友。既然台灣可能會與對手合作,花蓮曾扮演的屏障作用消失,與那國不僅成為衝突前線,更須用以監視台灣作為。
不論美日駐軍與那國島,是基於擔心台灣還是要監視台灣,都與馬政府的宣傳不符。年底日本將公布防衛政策大綱,明年更是美日同盟五十週年,屆時美日意圖將更明朗。但從美國P3-C反潛精密偵測儀器在台組裝承諾跳票一事可知,台北已成為戰略不確定因子。在馬政府親中遠美反日政策的操作下,台灣從美日合作的朋友,變為要防禦的對象,與那國的美日佈兵似預告改變的第一步!
與那國島的位置在緯度上與花蓮十分接近,天候好時甚至從該島可目視花蓮,其上居民常在假日到花蓮購物,也有子女來花蓮唸書,可說是距離台灣最近的日本領土。因與那國被花蓮屏障,既不面對中國,與菲律賓更有相當距離,但卻要加強軍力,理由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是美日認為台海出現衝突的機會非常高,開戰後中國進出台灣東岸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需要在花蓮東側的與那國強化部署。這意味馬政府有關兩岸緊張降低,台海情勢已穩的主張,美日並不買帳,所以才在花蓮外海積極佈兵以備萬一。
第二,是美日認為馬政府的台灣出現根本的戰略轉向,美日必須對未來與中國發生衝突時台灣可能和中國站同邊,先預作準備。事實上,從去年馬政府表示在釣魚台議題考慮發動對日戰爭,並有意縱容國民黨「聯中制日」的呼聲,國安會更主張放棄制空與制海的消極防禦,以及最近刻意抵制日本代表的作為等,不僅日本懷疑馬政府的戰略動向,美國戰略圈也開始質疑台灣的芬蘭化。在這個思考下,「美日同盟」無法將台灣視為盟友。既然台灣可能會與對手合作,花蓮曾扮演的屏障作用消失,與那國不僅成為衝突前線,更須用以監視台灣作為。
不論美日駐軍與那國島,是基於擔心台灣還是要監視台灣,都與馬政府的宣傳不符。年底日本將公布防衛政策大綱,明年更是美日同盟五十週年,屆時美日意圖將更明朗。但從美國P3-C反潛精密偵測儀器在台組裝承諾跳票一事可知,台北已成為戰略不確定因子。在馬政府親中遠美反日政策的操作下,台灣從美日合作的朋友,變為要防禦的對象,與那國的美日佈兵似預告改變的第一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