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問題在身份,不是名稱!
此次台灣衛生署署長接獲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邀請函,以「Chinese Taipei」參加本屆世界衛生大會為觀察員。馬政府認為這是重大突破,是「活路外交」的結果。針對外界的質疑,馬政府認為是名稱彈性但有實質參與,一方面指責批評者為意識型態,同時也說民進黨政府時代也同意以觀察員方式進入世界衛生大會。
但整個爭議的核心不在於名稱,而是在於身份。給衛生署署長葉金川的邀請函上,地址除了『台北市塔城街三號』外,連台灣的名稱都沒有出現。葉署長在會場的稱呼,更是省略其官銜而以「葉醫生」代之。從這些跡象可以發現,台灣代表團的開會身份最多是被當成如「國際紅十字會」的非政府團體,甚至更可能被認為是中國代表團的一部份而入場。民進黨政府時代就是為了身份問題,即便將自己參加的名稱改為「健康實體」,但絕不會以非政府組織,或自居於中國代表團一部份而入場。馬政府以一個次要的名稱問題掩蓋主要的身份問題,明顯的有意混淆以便蒙混過關。
活路外交無關美日是否支持
審視歷年來歐美日等國對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態度,基本上可以發現這些國家對於台灣被排除在外的情形普遍同情。美國在2001年五月由衛生部長湯普森在日內瓦美國國際俱樂部公開表示台灣應獲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成為美國支持台灣參與世衛的立場。而在2002年三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也公開表示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更在2004年對有關台灣參與進行唱名表決時,對台灣投下支持票。在歐洲方面,雖然歐盟沒有公開表示支持,但歐洲議會於2002年三月也通過決議,呼籲歐盟執委會及會員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WHA。但不論有無投票支持,基本上歐美日等對台灣無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等事宜,都抱持非常同情的態度。也都願意發言支持台灣,對於中國以一中原則打壓台灣,也都認為是不合理的。
而此次獲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邀請參加世界衛生大會,根據外交部所提供的資訊,包括美、日、加拿大、歐盟等都先後對此表示歡迎。馬政府認為是因為「活路外交」政策降低兩岸緊張,在中國不主動阻撓下,台灣得以參與世界衛生大會。
但分析歷年來歐美日等國的態度可以發現,不少國家不是因為台灣有無採行活路外交,決定是否支持台灣參與WHA。美、日過去支持台灣的立場從無改變,日本甚至在2004年的大會表決時投下贊成票。對於這些國家而言,醫療人權是普世價值,即便在2006年後美台關係的低潮期,美國依舊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就可見一斑。
馬作法降低台灣正當性並強化中國主張
此外,在身份爭議以外,馬政府此次有關WHA的作法,更導致台灣過去參與的正當性快速流失,還使WHA由中國要承擔的負分,成為中國對外關係的加分,並在國際上強化中國擁有台灣的主張。
馬政府將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視為「活路外交」成功,兩岸關係和緩的結果。這意味著馬政府認為台灣本身是台海的麻煩製造者,所以才會被中國以阻撓參與做為懲罰。中國飛彈對準台灣,全力封殺台灣的國際參與,才是製造台海緊張的根源,但馬政府為了為自己臉上貼金,卻不惜詆毀在身為兩岸關係受害者的台灣。
其次,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有其正當性,與兩岸關係好壞無關。當台美關係出現爭議,互信甚低的情形時,美國基於普遍的醫療人權還是對台灣的WHA參與持續給予支持。這也是為何世界對中國以政治掛帥的作法非常不能認同的主因。包括甚至加拿大在此次台灣參與WHA一事所給的評論,更不忘藉此呼籲中國應降低台海緊張。但是馬政府自動將台灣的世衛參與掛上兩岸關係,並對台灣人民的醫療人權部分隻字不提,使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成為兩岸關係的函數,而不是醫療人權的函數。使得台灣藉由醫療人權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正當性大幅流失。而台灣參與世衛成為兩岸關係還數的結果,形同意味著如果兩岸關係不順暢,台灣參與的正當性就不見了!
再者,馬英九在第一時間對胡錦濤表示讚美,更使過去這個過去對中國外交而言是個的重大的難堪,一轉眼成為中國外交的重大成就。原本胡錦濤應該向世界回答為何要政治掛帥到連台灣人民的醫療人權都要全面封殺,但經馬英九感謝的結果,使得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應是台灣最有正當性的議題,一反成為中國「仁慈與務實」的成就。
此外,馬英九感謝胡錦濤也向世界傳達一個印象,即台灣自我接受中國的對台主權的主張。這也為中國將WHO模式推廣到其他國際組織有關台灣的參與預留伏筆。而其他國家對於台灣維持獨立國際身份支持也必然快速下降。
不是國際參與的開始,而是國際隔離的來臨!
事實上在馬政府上台後幾個攸關台灣國際身份的國際參與,都不約而同出現「非主權化」與「兩岸化」的問題。馬政府簽署WTO 的GPA條款,但問題是該條款所聯繫到的法規還有特別聲明,表示這是對非主權地區適用。而WHO有關IHR的處理,看到將台灣港口併入中國境內,WHO將台灣劃為中國一省。不僅未見馬政府對此積極抗議,反而拿一個不直接相關的名稱問題大做文章。但真正的問題是身份,而馬政府同意台灣以這樣的身份參與,也形同向國際宣告台灣自我承認不是國家,或是自我認為是中國的一部份。
而此次WHA觀察員的處理中,支持台灣參與的國際社區也受到很大傷害。馬英九將參與視為「活路外交」的成果,把一個原本屬於醫療人權的議題變成是兩岸關係的函數,過程中更將台灣視為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使得中國可以根據其所認定兩岸關係的好壞,決定是否給予台灣的WHA參與。而馬英九對胡錦濤感謝讚美的喪權失格表現,不僅使中國藉由台灣的WHA參與議題成為其外交的正分,過去批評中國違反醫療人權與普世價值的國際友人,也完全失去著力點。未來WHA模式可能會一再複製,到台灣完全失去獨立的國際人格為止。WHA觀察員不是台灣國際參與的開始,而是預告台灣被完全國際隔離時代的來臨!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